開發一款優質體驗的Web3 產品並不難,難的是打造一個可持續的Web3 商業模式。當涉及到Web3 的商業模式,絕不僅僅是複制傳統互聯網的用戶增長和獲客路徑,而需要轉變思路,採用一種隨底層基礎設施變革而帶來的新的商業範式,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強大的護城河,在直面體量巨大的互聯網巨頭時佔據有利位置。
本文從Coinbase Wallet 新上線的錢包內置聊天功能出發,進而分析其背後提供支持的Web3 通信協議XMTP在商業上的潛力,而支撐這種去中心化商業可能性的根本是「只有Web3 產品能提供、且對應的互聯網產品無法提供的Web3 原生體驗」,對於XMTP 用戶來說,這種最為直觀的「加密原生體驗」就是「可以和朋友跨應用實時聊天」,相當於打通微信和支付寶賬號的聊天/支付。這個黑魔法般的功能是由XMTP 這個底層協議支持,並由Coinbase Wallet 集成至應用內提供給用戶的。
因為面向的是開發者用戶,所以作為協議層的XMTP,目前客戶數量不算多,但在絕對數量上,XMTP 的採用狀況還算不錯,以上述案例為例,集成XMTP 後,Coinbase Wallet 用戶直接就轉化成了XMTP 的用戶,和麵向消費者用戶不同,協議層是靠吸引開發者實現大規模的用戶轉化,一次大型集成往往可獲得數千個新用戶。只不過,最終消費者用戶無法直接感知到XMTP 底層協議的存在。
最後,隨著XMTP 出現更多的市場採用和網絡效應形成,消費者用戶將逐漸察覺到Web3 帶來的切實好處,Web3 底層架構導致功能的解耦合將會降低前端服務的重要性,它們只為提供優質用戶體驗而互相競爭,隨之而來的變化是,未來無論是Opensea 還是Blur這樣的應用市場,都將變得沒那麼重要。
Web3 和開放互聯網
在Facebook 母公司Meta新推出的Threads 用戶界面上,有一條這樣的文案——「今後的版本將加入一種新型社交媒體網絡的聯邦宇宙,讓用戶能夠在Mastodon 等不同平台關注彼此並互動。」

簡單解釋下,聯邦宇宙是指用於網絡發布和文件託管的互連服務器網絡,這些服務器會使用一個開放標準相互通信。Fediverse 中最有名的服務是Mastodon,這是一個類似Twitter的社交網絡和通信系統,它基於一個名為ActivityPub 的標準化協議實現通信,只要接入該聯邦宇宙的就可以彼此通訊。如果Threads 接入Fediverse,這意味著Threads 可能會和長毛像等眾多基於ActivityPub 協議的服務打通,實現跨服務器的追踪、互相@、搜索等。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但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地方,它意味著像Facebook 這樣的Web2 互聯網巨頭也開始擁抱開放網絡了。
如果你還沒明白它的意義,那麼可以簡單理解為,未來用戶可以在Threads 和Mastodon 之間實現跨應用互動,就像微信用戶和支付寶用戶可以實現跨應用聊天一樣。對於習慣了圍牆花園的互聯網移動網民來說,可以說堪稱是黑魔法般的存在,然而,在互聯網早期,開放和可互操作則是應用以及應用之間一種自然而然的工作方式。
事實上,相對於Web2,起源於區塊鏈技術的Web3,少了互聯網的歷史負擔,擁有模塊化的架構技術棧和可編程的金融基礎設施等特性,這讓其在打造開放互聯網生態及後續的monetization 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就在Facebook 這樣的Web2 公司開始主動擁抱開放互聯網時,Web3 的團隊也沒有閒著,Coinbase 旗下錢包就是其中值得關注的一例。
Coinbase Wallet 錢包新增通訊功能
近日,加密交易所Coinbase 宣布旗下錢包Coinbase Wallet 引入加密通信功能。
至此,除了資產交易之外,這個世界上第二大交易所的官方錢包還將支持錢包內會話聊天,且所有對話均為端到端加密、隱私友好,除了擁有私鑰,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訪問這些信息,真正實現了「你的私鑰,你的對話」這種與加密資產同級別的安全保護。
有意思的是,新的錢包內置聊天功能並不限於Coinbase Wallet 應用內,甚至還可實現和應用之外Lensterxyz、orb或 Converse 等應用的實時聊天,甚至可直接在Coinbase 錢包中搜索Lens handle,然後向對方發送消息和加密資產。

使用錢包支付咖啡,並和賣家交流
通過將聊天會話功能整合到加密錢包中,Coinbase Wallet 試圖為加密用戶提供一種整體化的體驗,在此之前,由於缺乏原生的聊天工具,加密用戶通常會使用多個不同的通訊聊天應用和社區進行碎片化交流,從Twitter、 Discord、 Telegram、Signal到WhatsApp 等。通過將聊天和交易合二為一,Coinbase Wallet 將為加密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平台實現和其他人和社區進行聯繫。
XMTP :Web3 通信協議和網絡
無論是Coinbase Wallet 的端到端的安全隱私功能還是跨應用對話的實現,都指向一個名為XMTP 的底層協議。
根據官網介紹,XMTP 是一個通用的Web3 通信協議和網絡,支持鏈上地址之間端到端加密通信,開發者無需許可即可將XMTP SDK 集成至dApp 中,實現應用內DM 和通知功能。
在XMTP 協議中,消息收件箱(DM)是與用戶的以太坊地址綁定在一起的,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透過多個不同的前端應用收發自己的通知,隨身攜帶(所謂便攜式)並可將所有的交互數據(包括關注、發佈內容和DM)隨時遷移至其他應用中,前提是這些應用同樣集成了XMTP 協議,比如前文提到的Coinbase Wallet 和Lens Protocol用戶互通實時聊天的場景就是由XMTP 協議實現的。

官網秀出的Lens 用戶和Coinbase Wallet 實時互動聊天
只要是集成了XMTP 的應用,彼此之間就可以互相打通,作為一個協議層,它連接的是不同應用(甚至不同區塊鏈之間)的用戶溝通,為其提供無縫地對話體驗,即使雙方位於不同的應用中。換句話說,XMTP 提供的是協議層的消息傳輸,和屬於哪一個前端完全沒有關係。
Web3 需要加密原生的溝通工具
長期以來,加密用戶一直缺乏一個統一的溝通平台,加密用戶、Web3 玩家通常會流轉於多個不同的通訊聊天應用和社區頻道查看消息和通知,從Twitter、 Discord、 Telegram、Signal 到WhatsApp 等,這些互聯網平台工具不僅嚴重賴中心化服務(對於號稱去中心化的Web3 來說這十分諷刺),而且用戶被分散在多個不同的頻道中,體驗非常碎片化,很容易就漏看掉重要的消息和通知,常常需要不停切換才能跟上節奏。
Web3 需要有加密原生的溝通工具,而XMTP 就是構建這種加密原生通訊服務的新基建,主要解決的是Web3 底層的通信問題。
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範式轉移都會產生新的基礎設施,究其根本——則是新的身份系統的變化。
在傳統通信時代,短消息服務(SMS) 是基於手機號碼構建的,隨著Web2 的崛起,身份系統漸漸演變成了Facebook 和Instagram 等平台的社交賬號,快進到今天,Web3 提供了一種新的身份系統——錢包地址。這意味著,加密原生應用需要圍繞鏈上地址進行構建。
作為Web3 通信的新的基礎層,XMTP 圍繞錢包地址構建,所有用戶交互行為(例如關注、帖子和DM)都與特定用戶地址綁定。
以錢包地址為基礎,可衍生出來一系列加密原生用戶場景:
1)用戶之間發生的聊天是錢包到錢包的(wallet-to-wallet),用戶的聊天不再於局限於一個應用內,而是可以跨應用甚至是跨鏈實時聊天;
2)獲取通知也十分靈活。由於消息直接與錢包而不是特定客戶端綁定,理論上可通過不同的XMTP 構建的應用訪問消息。用戶可直接通過錢包地址從任何一個相關應用中獲得社區發布的通知,而無需再去Discord 這樣的工具一個一個查看。
當NFT 市場集成了XMTP 這樣的協議,二級市場將變得不再如此重要。基於此的一個典型用戶場景是,當某用戶在二級市場看到中意的NFT,通過該市場向持有人報價,該用戶可能會通過相關的應用查看相關消息(通過Coinbase Wallet 或任何其他XMTP 兼容的應用),買家和賣家基於雙方滿意的價格成交交易。
這個場景的實現與前端無關,當用戶獲得通知,後續如何交易以及在哪裡交易將變得不確定,這是去中心化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轉變。
對於NFT 藏家和社區而言,圍繞NFT 產生的對話顯然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款NFT 和POAP持有者可互相發送消息建立聯繫,基於特定NFT 和VIBE形成線上社區,以此形成社交需求。

本文作者曾經收到的來自某社區用戶的特殊收藏嗜好的offer 請求,想必找到本人也是大費了一番周章。
這樣的對話和交流,尤其是對於那些有社區屬性的NFT 系列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對於成員來說,與其千辛萬苦通過其他工具追溯/搜索到NFT 持有者,錢包到錢包的DM 的方式簡直要方便得多。
當這樣的場景獲得市場採用,網絡效果凸顯時,無論是Opensea 還是Blur 這樣的二級市場,都將變得沒那麼重要,這種去中心化商業路徑的轉變,這才是Web3 黑魔法真正發生的地方。
Web3 去中心化商業之路
當我們談到Web2 與Web3 時,一個核心差異是其底層架構的不同。
Web2 是平台化的時代,無論是代碼、託管用戶個人資料的數據庫還是用戶通信信息都放在同一個實體下託管。Web3 的底層架構則完全不同,所有這些功能都是解耦的,用戶個人資料、數據存儲和DM 都由不同的協議提供支持。
底層技術的變化和架構的不同,必然帶來Web3 商業邏輯的演變。
Web2 平台以「一切全包」模式為互聯網用戶提供極大體驗上便利的同時,同時也掌握了用戶數據,並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此時的平台方是贏家通吃的局面,這讓互聯網平台一旦產生壟斷,就無法撼動。
與之對比,Web3 中與錢包深度綁定的用戶可隨意從一個應用遷到另一個應用,當遷移成本如此之低,這會讓Web3 用戶被分散各個應用中,與Web2 平台相比,呈現碎片化特徵,我們認為,大多數Web3 消費者應用至少在短期內無法和社交媒體巨頭競爭用戶,在用戶體量要會小得多。
這也是為何像Status這樣的產品一直未被真正採用,最終做不起來的原因。
事實上,早在2017 年,Status 就推出了一款基於錢包的通信應用,它體驗絲滑,算是一款不錯的錢包通信應用,基本上就是一個區塊鏈版的微信,提供聊天、錢包支付和一款配套的web3 移動瀏覽器。此外,團隊也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2018 年ICO 籌集了超過1 億美元的資金。
雖然Status 和XMTP 的大體功能一致,然而,Status 並不提供可互操作的收件箱。換句話說,Status 本質上還是走的一條和傳統互聯網一樣的轉換路徑,面向的是消費者用戶,目標也是獲取消費者用戶的轉化思路。
和麵向消費者用戶不同,協議層是靠吸引開發者實現大規模的用戶轉化,一次大型集成往往可獲得數千個新用戶。對於XMTP 而言,作為中立的協議層,它為應用提供統一的、標準化、端到端加密的通信功能。這是一個真實的需求,只要將開發者體驗做得足夠好,理論上是會吸引更多應用開發者在其上開發應用,就能源源不斷地吸引開發者上面開發應用,加速擴展。
對於XMTP 這樣的通信協議來說,吸引開發者的關鍵在於提升產品的競爭優勢,這包括: 1)提供直觀且無縫的Web3 集成體驗,不僅便宜且高性能,才能符合現有的通信標準;2)提供互操作性,以確保跨平台兼容性和通信;3)可擴展性和隱私,以確保高效、加密的通信和數據保護,以保護用戶隱私和主權;4)提供強大的工具以方便集成和第三方開發,提升開發人員體驗。
XMTP 目前僅支持為以太坊和EVM 兼容的區塊鏈提供DM 和提醒功能,未來將提供回复、反應和支付等更多功能,同時,也將不再局限於EVM 兼容,將支持跨鏈,甚至會支持包括Discord 和Mailchimp 在內的區塊鏈之外的應用實現通信,這意味著不僅可以聚合存量的Web3 用戶,還有潛力為加密行業帶來增量用戶,拓展互聯網新用戶。
數據上,XMTP 的開發者用戶不算多,但在絕對數量上,XMTP 的採用狀況還算不錯。目前為止,光是 Lens 的集成就為XMTP 帶來了116, 000 個人賬號。自2022 年初推出以來,XMTP 網絡中已生成近100 萬個XMTP 收件箱,發送了超過30 萬條DM。一旦Lens 完全開放註冊,該數字將急劇增長。而此次Coinbase Wallet 的集成,也將為其輸入大量早期種子用戶。
隨著XMTP 集成更多項目方,其用戶量將呈指數級增長,一旦累計網絡效應,將會佔據讓競爭對手難以撼動的市場優勢,可以說,Web3 中是底層協議對用戶的爭奪,而前端服務負責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Coinbase Wallet 背後資本 Coinbase Ventures參與了XMTP 於2021 年8 月完成的A 輪2000 萬美元融資,這也解釋了為何名不見經傳的XMTP 一出現在大眾視野就是和Coinbase Wallet 這樣的主流錢包強綁定,Coinbase Wallet 通過集成XMTP 為錢包用戶加入了加密通訊功能,同時,也為XMTP 協議導入了冷啟動所需的首批種子用戶。
加密原生用戶是目前行業最稀缺的資源,獲客也是對Web3 項目方來說最難的事。Coinbase Wallet 作為全球頂級交易所Coinbase 的官方錢包,擁有來自100 多個國家/地區1 億量級的加密用戶資源,其集成XMTP 為其併入的錢包種子用戶將能促進XMTP 拓展更多的開發者合作資源。畢竟,只要接入XMTP 就可以共享這批早期用戶,這對於其他協議或者應用開發者是十足的吸引力,而加入XMTP 生態共享用戶也將成為開發者「不得不」的選擇。
Coinbase 錢包在100 多個國家/地區可用,是最大的加密錢包之一。鑑於其母公司Coinbase 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該交易所的用戶也使用其錢包是有道理的。類似於我在電子郵件、瀏覽器等方面使用Google產品的方式。有時您只是堅持使用您知道的品牌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