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癌症連續 42 年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一年奪走 5.3 萬條性命,相當於每 9 分 53 秒就有 1 人死亡。 儘管癌症治療方式日新月異,癌症不再是生命的無解題,但半數癌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惡病質」,國外研究也顯示,4 成癌友死於營養不良引起的免疫機能衰退,而非癌症本身。如何在抗癌過程中正確補充營養、維持生活品質,成為戰勝癌症的重要關鍵。
「為什麼是我?」不少癌友在確診當下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劉士銘 醫師表示,先天的遺傳因素僅占10%到15%,多達85%到90%都是後天環境因素,也就是生活型態所致,例如「飲食不當」,常吃高糖、高油、太精緻的食物;「缺乏運動」,許多人誤以為勞動就是運 動,這是不對的,運動需要達到有氧和阻抗力的程度;「壓力」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隨 著科技進步,現代人需要吸收的知識量越來越多,導致壓力越來越大,但人們對於它的了解和重視卻相對低。
劉士銘指出,雖然基因無法改變,傳統主流醫學也將防癌的重點放在遺傳因素上,但更重要的是, 生活型態會決定基因表現,如果帶有「壞基因」但力行「好生活」,癌症不一定會發生;反之,如果擁有「好基因」,卻放任各種不好的生活習慣,罹癌風險可能更高。
衛福部統計,2023 年癌症死亡人數5萬3126人,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劉士銘 認為,癌症反映出身體生化代謝失衡,導致細胞不正常增生,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雖然成功殲滅了癌細胞,但身體需要承受更大的外在刺激,因而代謝出大量毒素,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來支撐,可能導致身體持續失衡。
食慾不佳、掉髮 5成癌友陷入惡病質
歐美以營養輔助治療助緩解失衡狀態。據統計,約有5成癌友在治療時會出現「惡病質」,常見表現如疲倦、食慾不佳、味覺改變、掉髮、肌肉關節痠痛、黏膜受損等,且體重在6個月內下降超過 5%,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病患能否走完療程成為一大挑戰。國外文獻指出,4成癌友死於營養不良引起免疫機能衰弱導致感染,而非癌症本身。有鑒於此,歐美先進國家在傳統治療方式之餘,搭配營養輔助治療,加成治療效果。
劉士銘指出,癌症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會導致大量細胞凋亡,正常細胞也無法倖免,因此建議癌友 在治療前中後期,都應力行均衡飲食,尤其需要在短時間內補足營養,可考慮額外補充保健品,幫助增加營養強度,即便是癌症治療告一段落,也可以適量補充保健品,作為日常保養和預防。
癌症患者在接受正規治療外,時常會以天然物質做輔助,例如褐藻萃取物「褐藻醣膠」,受到不少 癌友青睞。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秘書長顏明德博士分享,褐藻與健康相關研究源自於一名瑞典科學家,他發現日本沖繩居民罹癌率低又長壽,似乎和他們食用很多藻類有關。大眾熟知的昆布、海帶,都是褐藻的一種,是來自海洋的大型藻類。
顏明德說明,市面上販售的昆布、海帶等乾貨上,總是裹著白色物體,很多人以為是鹽晶,事實上 那正是褐藻醣膠,是由褐藻的黏滑成分萃取出來的水溶性纖維。許多科學文獻會將褐藻醣膠與抗氧化、抗發炎、抗病毒、調節免疫、輔助癌症治療劃上等號;明朝的《本草綱目》也有記載,褐藻有涼血降火,消癭解毒作用,中醫病名的「瘿瘤」是指生長在皮膚、肌肉、筋骨等處的腫瘤。
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共發表64篇文獻,包含 19 篇國內外收案臨床試驗。顏明德說,這些臨床試驗發現,褐藻醣膠可輔助癌症正規醫療,讓化療藥物效果提升、緩解癌症治療副作用等,改善癌友生活品質。
國衛院研究:大腸癌化療搭配褐藻醣膠 增加癌細胞壞死
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進行人類細胞研究發現,若單獨使用化療,48小時後,大腸癌細胞僅有13%壞死;若使用化療搭配補充褐藻醣膠,提高至39%的癌細胞壞死。在人體臨床實驗也觀察到類似情形,大腸癌第三、四期患者使用褐藻醣膠輔助癌症治療,腫瘤維持不變或縮小比率高達92.8%,而未使用褐藻醣膠輔助者僅有69.2%,兩者相差逾2成。
顏明德指出,癌症化療時程約為每三週一次,對癌症患者而言,配合正規治療是疾病控制關鍵,但 歷經紅疹、便秘、噁心、味覺異常等副作用之下,多數癌友的體能跟不上,身體尚未恢復,甚至無法準時打藥,導致抑制腫瘤效果差,而褐藻醣膠有助改善癌症治療的惡病質,維護生活品質。
顏明德鼓勵癌友,確診後儘早使用褐藻糖膠,把體力調整到最好狀況,才能面對馬拉松式療程。選擇褐藻醣膠產品可掌握三大原則,第一是品牌有信賴度,第二是成份來源安全,選擇經過逐批檢驗的產品,第三是具有多篇產品人體臨床實驗證實功效,更有保障。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