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傳動系統製造大廠倉佑實業(1568) 2024年合併營收達10.5億元,年減12%,稅前淨利2.1億元,年減16%,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1.63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 1.59元。
倉佑指出,儘管營收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而下滑,但公司仍將持續專注於核心業務的優化與創新,並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除持續深耕既有汽車產業客戶及市場,以AM及OEM雙主軸市場配置以提升整體營運韌性。亦將積極爭取新能源車及半導體設備市場開發機會,進行多元化產業及市場布局,提升營收量能。在獲利方面,2024年度倉佑因新產品量產初期的毛利爬坡期及產能閒置損失影響,加上海外子公司設立期間開辦成本的認列,最終集團合併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28%、11%、15%,相較2023年度均呈現下滑。倉佑表示除上述因素外,2023年度因認列有處分大陸子公司利益,致兩期獲利產生較大差異。未來除積極提升營收、優化接單結構外,也將精實生產管理流程與加速自動化程度,以提升生產效率並嚴控成本,為獲利能力奠定基礎。
倉佑於24日董事會同步決議通過2024年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1.2元,配發率75%。倉佑已連續7年現金股利配發率保持五成以上,以2月24日收盤價28.3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為4.2%,以期將公司營運回饋給全體股東共享。
展望 2025 年,倉佑持審慎樂觀態度。面對汽車產業的電動車轉型趨勢,倉佑仍積極開發品牌車廠與 Tier1 客戶之新車款與新技術升級的關鍵零組件產品,尤其在傳動系統方面的關鍵零組件,目前已從一般燃油車款延伸擴展至油電混合車,不僅2024 年公司來自新能源車(含電動車)的營收佔比約14%,相較2023年同期明顯增加,在手訂單也有逐步加深在油電混合車款的情形,另也進而延伸零組件布局在商用車、貨卡車等不同車款,創造在四輪車市場的滲透率提升。
此外,倉佑更將目光投向高成長的半導體產業。為配合半導體客戶需求,台灣嘉義廠已加速認證,並於2024年底已逐步導入4款零組件之試量產,另在馬來西亞的新廠也已於 2024年10月動土,預計2026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關鍵零件。同時,公司也啟動泰國廠投資計畫,深化東南亞市場佈局,展現積極轉型升級的決心。倉佑的長期戰略將專注於結合多元產品與市場布局機會,以多動能營運,為股東創造持續的價值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