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癌症治療朝向個人化與精準化發展,童綜合醫院於2024年底正式引進全球知名放射治療品牌Varian所推出的「銳視刀(Halcyon Guidance)」系統,並搭載先進的Hypersight導航技術,成為中部地區率先採用該設備的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對癌症患者的治療效益與安全保障。
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指出,放射治療在癌症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常見於腫瘤縮小、癌細胞殺傷與症狀緩解。一個放療療程可能需數週,甚至達數十次照射,在此期間,腫瘤本身可能因治療產生體積或位置的變化,若無法即時掌握並調整治療計畫,可能會導致劑量偏差,進而影響治療成效與正常組織的安全。
Hypersight導航縮短定位時間 支援精準適應性放療
過去放療定位依賴傳統影像導航,常因影像解析度不足與耗時問題,限制了即時調整的能力。此次導入的銳視刀系統,擁有Hypersight技術,可以在短短6秒內擷取錐形束電腦斷層影像,並具有直接在影像上計算劑量的能力。其影像品質接近電腦斷層掃描,視野範圍可涵蓋整個腫瘤區與周邊重要器官,協助醫師判斷病患治療姿勢、腫瘤位置與體積變化,大幅提升治療準確度。
這項技術更推動了「適應性放射治療」(Adaptive Radiotherapy)的落實。葉啟源主任說明,該技術是醫師根據病患每日的狀況微調照射參數,使放療過程從過去一次計畫、固定執行,轉變為可依照腫瘤變化即時調整,真正做到精準、個人化治療。
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樺也提到,像是攝護腺癌等靠近膀胱與直腸的腫瘤類型中,腫瘤位置可能因排尿或體重變化而產生偏移,銳視刀能結合快速導航與調整功能,能即時補正腫瘤位置,避免劑量誤差,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副作用風險。
個案應用展現成果 腫瘤體積縮小提升治癒可能
童綜合醫院臨床上已有患者受惠於此技術。一名57歲患者於2024年確診罹患第一期口腔癌,經手術治療後雖恢復良好,但同年再度於嘴唇部位出現0.5公分腫瘤,後來臉頰至肩頸處也長出約350立方公分腫瘤,因面積過大、手術風險偏高,醫療團隊決定先以銳視刀進行放療。
該名患者在1個半月內接受共35次放射治療,治療期間每天使用Hypersight技術進行影像掃描,持續監測腫瘤大小與治療位置。最終,腫瘤體積由350立方公分縮小至約200立方公分,後續也順利銜接化療與手術,進一步提高腫瘤完全清除的成功率。葉啟源主任指出,儘管療程密集,患者仍能堅持完成,顯示新技術對於提升治療耐受性與信心具有正面助益。
精準與即時並進,多轉移癌症患者也受惠
葉啟源主任表示,銳視刀適用於多種癌症類型,特別對於腫瘤分布較廣或位置複雜的患者而言更具優勢。舉例像過去若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多處,通常較難進行放療,現今透過銳視刀結合立體定位放射手術(SRS、SBRT),即使為多發性病灶,也能安全、精準給予高劑量治療。葉啟源主任提到,根據國外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鼻咽癌與頭頸部癌患者在導入適應性放射治療後,其5年存活率可提高約10%。
截至目前為止,童綜合醫院銳視刀系統已協助超過200名患者獲得優質治療體驗。總院長童敏哲表示,癌症治療的核心在於「精準」與「即時」,銳視刀的導入正是院方對病患健康承諾的體現,也期望透過創新設備與優質醫療,協助更多癌症病人走向康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