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頭條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幣動幣咚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區塊鏈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數位藝術

不只對標OpenAI 馬斯克正加速建立“X帝國”

2023 年 4 月 19 日
leadingblockby leadingblock
不只對標OpenAI 馬斯克正加速建立“X帝國”

今年二月,馬斯克曾公開砲轟OpenAI“違背初心”,並強調“我們需要的是TruthGPT”。

時隔兩月,馬斯克口中的“TruthGPT”,終於即將誕生。

馬斯克在當地時間週一晚表示:“我將推出一種我稱之為’TruthGPT’的平台,或者說是最大限度尋求真理的人工智能,以試圖理解宇宙的本質。”

“我認為這可能是通往安全的最佳途徑,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想要了解宇宙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消滅人類,因為我們是宇宙中有趣的一部分,”他表示。

隨後,馬斯克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OpenAI“違背初心”,“TruthGPT”要理解宇宙本質、尋求真相

眾所周知,馬斯克一向持“AI威脅論”觀點。2015年12月,馬斯克與Altman共同成立非營利性機構OpenAI的初心,也是為了應對“AI威脅”。

該機構的共同目標是:不受任何機構或者任何人控制,一切的研究成果屬於全人類。“防止AI濫用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擁有AI”;“如果每個人都擁有AI,那麼也就不存在某個人或者某一部分人持有AI特權了。”

僅僅小半年時間,OpenAI就收穫了10億美元“投資”。由於是“非盈利”屬性,所謂的“投資”,更像是“捐贈”。彼時的馬斯克已“捐贈”1億美元,他本人承諾將提供10億美元資金支持。

轉機發生在2018年,馬斯克與OpenAI分道揚鑣。官方給的體面說法是,特斯拉的人工智能係統和OpenAI的業務之間有利益衝突,馬斯克不得不為了特斯拉離開OpenAI,但仍然會支持OpenAI的發展。

2019年,馬斯克發布推文說,離開OpenAI是因為他必須專注於特斯拉和SpaceX。在補充說明中,則似乎暴露了他本人“出局”的真實原因,“特斯拉與OpenAI競爭同樣的人才,而且我不認可OpenAI團隊想做的一些事情。”

相關報導稱,馬斯克當時跟OpenAI“分手”最重要的原因是跟Altman的發展理念不同,馬斯克當時認為OpenAI落後於谷歌太多,想要完全執掌OpenAI的運營和管理,但馬斯克的這一提議被董事會拒絕。在一番內部鬥爭之後,馬斯克離開了OpenAI。

除去最開始“捐贈”的1億美元,馬斯克承諾的10億美元資金支持也就中斷了。此後,OpenAI不得不創建一個營利的公司,並從微軟那裡拿到10億美元“續命”錢。

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ChatGPT爆火,微軟更是計劃繼續提供百億美元支持。而這,也是馬斯克炮轟OpenAI“違背初心”的原因所在。

今年2月17日,馬斯克發布推文稱:“OpenAI創立的初衷是要成為一家開源(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它命名為OpenAI)的非營利性公司,其目的是抗衡谷歌,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家封閉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實際上被微軟公司控制。這完全不是我的初衷!”

但是細想下來,“罪魁禍首”不正是馬斯克本人嗎?

緊接著上一條推文,馬斯克繼續表示:“我們需要的是TruthGPT”。

“言必行行必果”的馬斯克,終於在兩個月後,宣告了“TruthGPT”的即將誕生。

雙面馬斯克:公開抵制OpenAI,背後成立X.AI

繼2月份公開砲轟OpenAI“違背初心”後,馬斯克的“批評”並未間斷。

當地時間3月14日,OpenAI發布了GPT-4,其回答準確性不僅大幅提高,還具備更高水平的識圖能力,且能夠生成歌詞、創意文本,實現風格變化。此外,GPT-4的文字輸入限制也提升至2.5萬字,且對於英語以外的語種支持有更多優化。

僅隔一天,馬斯克發布推文稱,自己“捐1億美元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怎麼就變成一個300億市值的營利性公司了呢?如果這是合法的,為什麼其他人不這樣做?”

隨後在3月24日,馬斯克又發布推文稱,當年建立OpenAI是想跟谷歌之類的大機構做抗衡,但現在又落入了微軟手中。

或許是個人“幽怨”的發言殺傷力有限,於是在3月底,美國非營利組織未來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發布了一封名為“暫停巨型AI實驗”的公開信,馬斯克積極響應。

除馬斯克本人外,“人工智能教父”杰弗裡·辛頓、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希奧在內的上千名人工智能專家和行業高管在信中呼籲,在開發比OpenAI新GPT-4“更強大”的系統過程應中斷6個月時間。他們建議,如果不能迅速實施這種暫停,“政府應介入並實行暫停”。

有網友認為,馬斯克帶頭呼籲暫停AI研究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想要給自己爭取時間。LinkedIn創始人霍夫曼更是直接表示,這封公開信是一些相關方試圖讓像OpenAI這樣的行業領導者放慢腳步,以便他們能夠迎頭趕上,而作為馬斯克曾經的商業夥伴,他認為馬斯克高調參與公開信更多地是一項戰略舉措。

隨後在4月3日,馬斯克接連質疑OpenAI技術的安全性,稱ChatGPT的出現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信號等等。

嘴炮之外,馬斯克的實際動作從未停下。

當地時間4月14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馬斯克正在組建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其目的是與ChatGPT的研發公司OpenAI展開競爭。

根據美國內華達州的商業文檔,馬斯克於3月9日成立了一家名為X.AI的公司,並將自己列為公司唯一的董事,其秘書是管理馬斯克財富的前摩根士丹利銀行家Jared Birchall。《華爾街日報》稱,X.AI已授權為私人持有的公司出售1億股股份。

一位了解情況的人士表示,馬斯克與SpaceX和特斯拉的一些投資者進行了溝通,討論向新公司投資的相關事宜,“一群人正在投資新公司……他們對此感到興奮。”

推特已納入新公司X旗下,馬斯克“X帝國”加速?

不只X.AI,馬斯克也在推特內部推進了一個人工智能新項目。

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馬斯克在推特內部啟動了一項人工智能項目,不僅為此購買了約1萬個GPU(圖形處理器),還計劃組建由人工智能研究者和工程師構成的團隊,截至3月他已經從谷歌旗下AI部分DeepMind“挖走”兩名工程師。

其中,Igor Babuschkin是DeepMind AI部門的資深研究員,此前也曾在OpenAI 工作過,是ChatGPT項目團隊的成員,目前將負責推特的類ChatGPT產品的開發。另一位Manuel Kroiss是DeepMind的6年老員工,目前擔任推特新的軟件工程高級總監。

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將如何在推特上使用AI技術,有人猜測可能會用於改進推特的搜索功能或幫助拓展廣告業務。

至於推特AI新項目與X.AI會有何種聯繫,外界尚無從得知。但是從推特疑似併入“X公司”旗下可以聯想,馬斯克的“X帝國”正在加速建造。

最初,馬斯克在1999年聯合成立了名為X.com的網上銀行,一年後它被併入Confinity,之後更名為PayPal。

早在2020年,馬斯克就曾暗示過,X可能成為他領導的特斯拉和SpaceX等多家企業的母公司。

2022年4月,馬斯克為收購推特正式成立了幾家名字類似於X Holdings的公司。去年10月收購推特成功後,他發布推文稱,“買下推特是打造X這個萬能App的催化劑。”

近期有媒體稱,馬斯克表示,他會在推特身上重新推行當年X.com的計劃。

有媒體發現,最新披露的法庭文件顯示,推特不再是獨立的公司,已經被納入馬斯克打造的繖形公司X旗下。

在當地時間本月4日遞交加州法院的一份該案件相關法律文件中,推特的律師表示:“Twitter, Inc.已經併入X Corp.,不再存在了。”

當地時間4月11日下午,馬斯克在推特上發送了一條僅包含字母“X”的推文,似乎也正式宣告了推特事實意義上的“終結”。

相關文件顯示,X是一家新成立的空殼公司,由私人持股,而它的母公司是X控股公司。馬斯克擔任X公司和集團的總裁。

圖片與文章來自:(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3427194.html)

最新文章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2025 年 5 月 9 日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2025 年 5 月 9 日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 年 5 月 9 日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2025 年 5 月 9 日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2025 年 5 月 9 日
髮量越洗越少?結合中西醫與科學新選擇 解決髮量焦慮

髮量越洗越少?結合中西醫與科學新選擇 解決髮量焦慮

2025 年 5 月 9 日
Next Post
Arbitrum 將於本週為生態中的DAO 全面發放初始代幣分配

Arbitrum 將於本週為生態中的DAO 全面發放初始代幣分配

Solana:2 月25 日主網Beta 集群降級是因為主要區塊傳播協議「Turbine」的擁堵

Solana:2 月25 日主網Beta 集群降級是因為主要區塊傳播協議「Turbine」的擁堵

關於我們

『區塊鏈頭條』成立於比特14年,是一個領先各大媒體的媒體平台,注重於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 Cryptocurrency 的相關議題,致力於建構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入口,幫助人們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把看似複雜遙遠的web3.0,用最簡單理解的方式,帶領大家通往Metaverse的多重宇宙!爲維持「元宇宙」源源不斷的輸送新資訊,也邀請各大創作者一起投稿。

藉由全世界行業內的先驅,區塊鏈頭條分享實戰經驗及機構資源,旨在成為快速提供專業資訊且減緩知識落差的媒體平台。

熱門標籤

標籤

AI BNB BNB Chain BRC-20 BTC chaebol DAO DEFI DePIN ETF ETH FTX GameFi Layer1 Layer2 meme NFT ORDI Ordinals POW ProEx Solana WEB3 乙太坊 交易所 以太坊 俄羅斯 元宇宙 加密貨幣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幣安 投稿 數據 智能合约 比特幣 比特幣生態 法規 牛市 空投 美國 財經 銘文 鏈遊 香港

社群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 2022 區塊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