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香港建設成為全球Web3 中心,發展、支持和加強香港的區塊鏈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包括建立安全可靠的區塊鍊網絡、發展充滿活力的開發者社區、制定有利的監管架構、提供安全便捷的資產託管解決方案,以及推出教育計劃。其中,作為即將到來的機構採用數字資產的入口,數字資產託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I. 作為入口的資產託管
數字資產託管在安全保管客戶的數字資產方面至關重要。它為數字資產的創建、管理和交換奠定了基礎,讓交易、銀行服務和主經紀商業務等服務成為可能。託管解決了機構在數字資產保管和增值方面面臨的兩個最大問題:安全性和可訪問性。通過採用多方計算(MPC)的私鑰管理、訪問CeFi 和DeFi 的混合解決方案、交易所場外託管與結算服務、實時交易儲備監控等新技術和創新,託管機構不斷創新發展,以滿足投資者和用戶的需求。
自2019 年初以來,託管資產總額(AUC)增長達到了驚人的600%,超過2000 億美元。這引起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2021 年他們向該領域投入了超過45 億美元的資金,而前一年僅為8.5 億美元【1】。
II. 三位一體模型
要了解區塊鏈生態系統中託管角色的不斷演變,可以引入三位一體模型,其中託管處於用戶、應用和技術三位一體的中心。過去幾年,這三個因素逐漸成為數字資產託管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數字資產託管的三位一體
a. 用戶增長—數量與多樣性
擁有數字資產的用戶目前估計超過4.2 億人【2】。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其構成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早期主要是賽博朋克和極客程序員,但現在有了DAO 組織、加密基金以及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和金融機構。與個人用戶相比,這些機構玩家在訪問區塊鏈應用並與之交互時有著截然不同的需求。
b. 快速演進的區塊鏈技術
從2009 年的比特幣到2015 年以太坊上的引入智能合約,再到Avalanche、Cosmos 等一層區塊鏈,以及Arbitrum、Optimism 等正在崛起的二層區塊鏈,區塊鏈生態系統不斷發展,新技術迅速湧現。展望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一層、特定應用鏈,甚至是Rollups 模塊化區塊鏈。這種多鏈、多層的環境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資產、用戶和應用的分裂。
c. 區塊鏈應用大爆發
2020 年之前,主流的區塊鏈應用主要是加密貨幣交易所、錢包以及一些支付服務。在那之後,智能合約推動了新的區塊鏈應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長。在短短一到三年的時間裡,DeFi、NFT 和DAO 已經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行業。除此之外,我們還有GameFi、SocialFi 等應用生態。現在有超過4000 個數量的鏈上應用( DApp)【3】,Web3.0 的概念無疑正在成為主流。
III. 數字資產託管的必然未來
鑑於用戶、應用和技術的快速變化,託管方必須超越簡單的保險箱功能。我們對數字資產託管的必然未來有四個關鍵預測。
a.私鑰安全存儲→ 全棧解決方案
區塊鏈應用是建立在一個四層堆棧上,由區塊鏈、智能合約、協議和應用層組成。託管方應該了解每一層的工作原理並將它們無縫集成。他們需要開發全棧解決方案,使用戶能夠安全高效地連接到底層區塊鏈,訪問任何智能合約和協議,與各種應用程序進行交互。
b. 碎片化的用戶體驗→ 統一的用戶體驗
很明顯,未來的區塊鏈世界將涉及多鍊和多層。這意味著用戶將不得不通過不同的入口/ 訪問點訪問每個區塊鍊及其應用,從而導致用戶體驗欠佳和效率低下。託管方必須找到一種促進數據和資產轉移的方法,同時在目前孤立的區塊鏈之間實現互操作和可組合的操作。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些都必須由統一且簡單的用戶體驗來實現。
c. 面向個人用戶→ 企業級可編程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專業團隊進入加密領域,對可定制託管解決方案的需求將持續上升。他們參與不同的協議和應用將產生更專業的需求。
d. 中心化基礎設施→ 分佈式私鑰管理
中心化私鑰管理有幾個優點:首先,更容易實現合規;此外,它被認為是對機構更友好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很容易與傳統系統和工作流程整合。然而,它的致命缺點是單點故障。在整個加密貨幣歷史中,許多針對中心化託管方和交易所的成功攻擊都證明了這一點。此外,如果沒有持續的審計,它就缺乏透明度。我們相信,分佈式私鑰管理是更強大的區塊鏈應用的基礎,例如通用無私鑰錢包、社交恢復型錢包、鏈上信任、職權分離,甚至是以前從未考慮過的新型區塊鏈應用, 這個領域已經有許多嘗試,包括且不限於基於MPC 的託管解決方案,以及結合賬戶抽象和智能合約託管的混合私鑰管理。
IV. 香港的機遇與挑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潛力成為全球數字資產中心,但挑戰與機遇並存。香港擁有強大的傳統金融業和深厚的資本市場,可以提供流動性、專業知識和基礎設施,為數字資產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香港擁有大量對數字資產感興趣的投資者和客戶,尤其是來自亞洲市場的投資者和客戶。因此,香港的數字資產發展自成立以來就與金融業緊密相關。
這種環境使得香港能夠相對而言輕鬆地產生連接區塊鏈技術和實體經濟的應用案例,為香港在追求Web3 願景方面提供了相當的優勢。例如,2023 年2 月,香港發行了全球首支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根據政府綠色債券計劃(GGBP) 發行了8 億港元的代幣化綠色債券【4】。託管是機構採用數字資產並最終在現實世界經濟中主流採用加密貨幣的關鍵。對於香港來說,必須站在不斷發展的託管行業的前沿並與時俱進,保持競爭優勢。
a. 監管框架
香港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框架之一。該框架可用於數字資產監管。目前香港對區塊鏈的監管方式與傳統金融遵循相同的高標準。這體現在香港的加密貨幣政策原則「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中。
香港的監管框架目前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實施,這樣更有利於既有機構。雖然這種方法有效地促進了政府、金融機構、大型Web2 互聯網公司和區塊鏈原生企業之間的合作,但也制約了草根開發者和企業家的機會。為確保區塊鏈技術繼續依靠自下而上的創造力和活力蓬勃發展,必須在自上而下的監管和自下而上的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傳統的金融監管框架可能無法完全容納區塊鏈行業的獨特變化。數字資產生態系統在不斷快速發展,因此,監管機構可能需要努力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避免過度監管或監管不足,從而扼殺增長或造成風險。香港可以為數字資產業務提供清晰一致的指導和監管,成為全球引領者,並確保初創企業、機構和投資者有信心在其管轄範圍內安全運營。
b. 科技生態
香港要建立創新創業生態系統,需要吸引和支持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者的技術。只有包括雲計算、區塊鏈、數字資產託管、網絡安全甚至人工智能在內的強大且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才能實現數字資產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和演進。
託管是該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強大的託管行業可以減少與數字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並提升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信心,從而推動數字資產的主流採用。對於香港而言,擁有穩健且值得信賴的託管行業可以成為全球數字資產領域的競爭優勢。由於數字資產託管是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香港擁有獨特的機會來塑造和建立行業的最佳實踐和標準。這可以通過為安全性和透明度設定高標準並採用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
2023 年是香港重新奪回其作為全球數字資產領導者和Web3.0 中心地位的絕佳機會。目前對區塊鏈行業的信任處於歷史最低點,有足夠的重塑空間。香港可以利用其在傳統金融領域的優勢,擁抱創新和多元化人才,並製定健全合理的監管框架,以重振信心並塑造行業敘事和發展軌跡。
注:本文摘自德勤最新發布的白皮書《How Digital Asset Infrastructure Carries A City to Become a Web 3.0 Hub》,作者為Cobo COO。
參考文獻:
1. Blockdata,Crypto Custody:機構採用的門戶,2022 年 1 月 27 日
2. Triple-a,加密貨幣所有權數據
3. 10 雲,為你的 DApp 的速度感到尷尬?使用 DApp 縮放,2022 年 4 月 7 日
4. HKSAR Government’s Inaugural Tokenised Green Bond Offering, 2023 年2 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