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頭條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幣動幣咚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區塊鏈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時事話題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 確診人數廿年激增13倍

2023 年 12 月 25 日
民生頭條by 民生頭條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人數廿年激增13倍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疾病追追追!曾經是資訊業一級主管的陳先生,7年前開始出現熱潮紅與睡覺冒冷汗等症狀,健康檢查以為是胰臟癌,但腫瘤指數與電腦斷層影像顯示正常,心想虛驚一場。不料,這卻是一種大家不熟悉的癌症:神經內分泌腫瘤,正在悄悄作怪!耽誤到3年後,陳先生的熱潮紅與盜汗症狀加劇,且出現肩背痠痛與茶色尿現象,檢查發現8-9公分大的肝臟腫瘤,懷疑是肝癌,但甲種胎兒蛋白數值卻顯示正常,在警覺有異之下,前往大醫院做詳細檢查,終於確診為「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合併肝轉移」!

確診當時,正是陳先生的女兒大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之際,為了守護家人,陳先生積極治療,3年先後歷經多次荷爾蒙治療、4次肝栓塞和2次手術治療,在腹部留下17公分的長長傷口,依然無法阻止癌細胞復發,因此主動諮詢醫療團隊,於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才成功止住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心頭大患,縮小腫瘤、改善不適,重拾健康生活,更有信心實現明年陪伴女兒大學畢業的心願!

神經內分泌腫瘤人數暴增 注意十大症狀警訊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副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姜乃榕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因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約有1,219個新增案例,雖然人數少,但有研究顯示,近20年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約13倍,遠超過同時期的肝癌成長率1.29倍、肺癌1.56倍、腸癌1.83倍與乳癌2.75倍,因此呼籲大眾無論是常見癌症或像神經內分泌腫瘤這般的小癌,都應該重視。特別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診斷困難造成拖延,統計顯示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對此,姜乃榕醫師提醒,在所有器官中,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原發處是胃胰腸,比例約5-6成,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便是因為罹患胰臟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過世。民眾若莫名出現十大症狀警訊,例如熱潮紅、盜汗、低血糖飢餓感、腹瀉、反覆性胃潰瘍、發熱、咳嗽、氣喘、心悸與皮膚炎等,且症狀持續數個月,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與對症治療。

突破久無新藥的治療瓶頸 需要多重武器抗癌

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陳立宗理事長,本身也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他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病灶為主,無法手術者可依疾病嚴重程度、腫瘤位置與是否轉移,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與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等。陳立宗理事長進一步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藥物治療已多年沒進展,病友經傳統標靶治療失效後,只能反覆接受化療與荷爾蒙治療,不僅改善效果有限,病友也因需長期往返醫院,飽受舟車勞頓之苦,生活品質深受影響。不過,隨著醫藥進步,目前也有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選擇,可以幫助縮小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病友帶來新希望。

診療合一 核醫診療應用癌症治療成趨勢

「核醫精準治療」又稱為「核醫診療合一」是新一代的精準放射標靶治療。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核醫部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表示,核醫精準治療具有「診斷」與「治療」二合一的特性。「診斷」是指將標靶與放射線同位素結合的複合藥物,注射進入人體後,搭配核醫攝影掃描就能精確定位出癌症病灶,幫助臨床醫師做出正確的癌症分期與擬定個人最佳的治療計畫。「治療」則是將此藥物的放射線同位素導入腫瘤組織,精準殺滅腫瘤細胞。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新一代核醫精準治療所結合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同時放射出影像掃描所需的伽瑪射線以及消除腫瘤細胞的粒子(阿法或貝他粒子),因而達到在診斷的同時能精準的治療、治療的同時又可以清楚地看到藥物的分布。提供涵蓋診斷、治療規劃、腫瘤消滅以及後續追蹤等多面向的臨床運用。王昱豐理事長指出,近年核醫精準診療已陸續被運用於多種癌症的診斷,像是治療前腫瘤位置的偵測、區別良性或惡性腫瘤、診斷腫瘤是否復發與遠處轉移的可能性;在癌症治療的運用則包括神經內分泌腫瘤、攝護腺癌、肝癌、淋巴瘤、甲狀腺癌與癌症骨轉移。以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為例,過去治療後維持疾病不惡化通常僅能2-3年,但目前病友經荷爾蒙治療無效後接續核醫精準治療,有機會維持更久的疾病穩定期,整體存活期也有機會超過4年。盼政府持續重視

神經內分泌腫瘤 提供更多治療武器助延命

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是國內第一個政府立案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團體,由病友與家屬發起。現任理事長林芝聖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低,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早期症狀樣態多且不易診斷,容易被輕忽,希望本次透過活動,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對疾病徵兆提高警覺,以早期發現與治療。一旦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不要緊張,盡快聯繫協會,協會可以幫助瞭解疾病,一同陪伴對抗疾病。本身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的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關懷協會周芳庭秘書長表示,大部分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發病正值中年,若能及早有效治療,讓疾病獲得控制,對病友不只是一個重拾健康的機會,也是幫助家庭的經濟支柱、回饋國家社會的重要生產力。但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新藥研發進展慢,許多病友上網搜尋到新藥資訊後會主動諮詢醫師,卻發現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台灣引進與健保給付速度慢。病友久等不到更有效治療會讓疾病持續惡化,期待政府基於守護全民健康,大癌小癌都能一樣得到重視,給予更多且較新的治療選擇,減少病患的經濟與身心負擔。

最新文章

統振首季0.99元 4月業績續增

統振首季0.99元 4月業績續增

2025 年 5 月 9 日
新光投信募集發行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 5/13上市

新光投信募集發行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 5/13上市

2025 年 5 月 9 日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2025 年 5 月 9 日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2025 年 5 月 9 日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 年 5 月 9 日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2025 年 5 月 9 日
Next Post
屏東榮服處寒冬慰問偏鄉榮民眷

屏東榮服處寒冬慰問偏鄉榮民眷

癌症ngs檢測健保給付3模式明年第2季上路

癌症NGS檢測健保給付3模式明年第2季上路

關於我們

『區塊鏈頭條』成立於比特14年,是一個領先各大媒體的媒體平台,注重於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 Cryptocurrency 的相關議題,致力於建構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入口,幫助人們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把看似複雜遙遠的web3.0,用最簡單理解的方式,帶領大家通往Metaverse的多重宇宙!爲維持「元宇宙」源源不斷的輸送新資訊,也邀請各大創作者一起投稿。

藉由全世界行業內的先驅,區塊鏈頭條分享實戰經驗及機構資源,旨在成為快速提供專業資訊且減緩知識落差的媒體平台。

熱門標籤

標籤

AI BNB BNB Chain BRC-20 BTC chaebol DAO DEFI DePIN ETF ETH FTX GameFi Layer1 Layer2 meme NFT ORDI Ordinals POW ProEx Solana WEB3 乙太坊 交易所 以太坊 俄羅斯 元宇宙 加密貨幣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幣安 投稿 數據 智能合约 比特幣 比特幣生態 法規 牛市 空投 美國 財經 銘文 鏈遊 香港

社群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 2022 區塊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