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頭條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幣動幣咚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區塊鏈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時事話題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2025 年 10 月 16 日
民生頭條by 民生頭條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疼痛治療的另一面:止痛藥副作用讓病人陷入「痛」與「便秘」兩難

在台灣,止痛藥帶來的「便秘副作用」其實遠比想像普遍。臨床觀察顯示,超過四成非癌症病人,以及一半以上癌症病人,在使用鴉片類止痛藥後會出現所謂「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OIC)。這不只是單純的腸胃困擾,而是讓許多患者在「止痛」與「忍受便秘」之間陷入兩難的重大健康議題。

在「世界疼痛日」之際,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再次強調:疼痛緩解是基本人權。然而,疼痛治療的另一面——副作用管理,往往被忽視。國際臨床指引早已呼籲,鴉片類止痛藥應與「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預防和處置並行,否則將導致患者生活品質惡化,甚至中斷止痛治療。

台灣也正逐步呼應這股國際趨勢。2022 年,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率先發布「鴉片類藥物所致便秘之臨床處置指引」,呼籲醫師與病人從止痛治療初期就要關注並預防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副作用。這顯示本土醫學界已將 「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 納入公共健康議題,但如何進一步提升病人知識、健保資源與社會認知,仍是值得各界持續關注的課題。

止痛藥副作用,從病人到家庭的雙重負擔

鴉片類止痛藥是許多中重度疼痛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但副作用卻成為必要治療背後的隱形危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類鴉片藥物誘發性便秘」,患者往往因尷尬或誤以為只是小毛病而選擇隱忍。然而,這種不被重視的副作用,常常帶來持續性的焦慮與壓力:有人形容「雖然身體的痛得到了緩解,卻被困在廁所裡」,長期下來影響睡眠、食慾與情緒,甚至導致憂鬱。

這樣的困境不僅折磨病人,也成為家庭照護的沉重負擔。許多家屬需要同時面對病人疼痛與排便不順的雙重壓力,日常生活因此被打亂,照護者也可能陷入無力感。部分患者更因為便秘不堪其擾,減少或中斷止痛用藥,導致疼痛控制不佳,生活品質進一步惡化。OIC 因此不只是「副作用」,而是深刻影響病人與家庭的公共健康問題。

副作用管理落差,患者常被迫孤軍奮戰

雖然臨床上已有緩瀉劑、飲食調整以及新一代專門針對 OIC 的治療選項,但在實際應用上仍存在多重困境。許多患者即使便祕困擾嚴重,也不一定會主動向醫師提出,醫護人員在診間也往往優先關注止痛效果,而忽略副作用管理。加上新藥物的價格、健保給付範圍,以及患者對副作用嚴重性的認知不足,使得治療落差持續存在。

這樣的認知缺口,讓 OIC 成為一個在社會大眾中「被低估」的健康問題。患者往往因害怕打擾醫師或羞於啟齒,而選擇默默承受;家屬也可能把便祕視為「小毛病」,卻忽略它對病人身心帶來的長期折磨。當治療與認知雙雙不足時,OIC 不僅降低疼痛治療的成效,更讓病人與家庭在無形中承受額外的痛苦。

新藥帶來契機:止痛與排便可以兩全其美!


圖/針對腸道 μ-受體的拮抗劑,止痛與排便可以兩全其美!(圖片來源: Freepik)

近年來,醫界逐漸重視鴉片類藥物所致的便祕副作用,並引入針對腸道 μ-受體的拮抗劑(PAMORA)。這類新藥能在不影響止痛效果的前提下,直接改善腸道蠕動,讓病人同時兼顧疼痛控制與順暢排便。

臨床觀察顯示,這些新藥的機轉能顯著改善排便狀況,提升治療順從度,使病人能持續接受止痛治療,整體生活品質也因此大幅提升,讓止痛與排便可以兩全其美!

世界疼痛日的新提醒:副作用同樣需要被正視

疼痛本身是一種需要正視的疾病,但若忽略治療過程中伴隨的副作用,病人仍可能陷入另一種痛苦。鴉片類止痛藥引起的便祕副作用,並非單純小毛病,而是一項關乎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的公共健康議題。

在今年的「世界疼痛日」,醫療界呼籲社會應正視這項隱形危機,將止痛藥副作用納入完整的疼痛管理,並提升大眾對 OIC(鴉片類藥物誘發便祕)的認識。

完整的疼痛控制,不僅是緩解病灶帶來的痛,更要同時關注副作用,病人才能在治療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真正的平衡。

最新文章

一針啟動修復力 搭AI精準檢測分析抗老

一針啟動修復力 搭AI精準檢測分析抗老

2025 年 10 月 16 日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2025 年 10 月 16 日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2025 年 10 月 16 日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 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 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

2025 年 10 月 16 日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2025 年 10 月 16 日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2025 年 10 月 16 日
Next Post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一針啟動修復力 搭AI精準檢測分析抗老

一針啟動修復力 搭AI精準檢測分析抗老

關於我們

『區塊鏈頭條』成立於比特14年,是一個領先各大媒體的媒體平台,注重於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 Cryptocurrency 的相關議題,致力於建構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入口,幫助人們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把看似複雜遙遠的web3.0,用最簡單理解的方式,帶領大家通往Metaverse的多重宇宙!爲維持「元宇宙」源源不斷的輸送新資訊,也邀請各大創作者一起投稿。

藉由全世界行業內的先驅,區塊鏈頭條分享實戰經驗及機構資源,旨在成為快速提供專業資訊且減緩知識落差的媒體平台。

熱門標籤

標籤

AI BNB BNB Chain BRC-20 BTC chaebol DAO DEFI DePIN ETF ETH FTX GameFi Layer1 Layer2 meme NFT ORDI Ordinals POW ProEx Solana WEB3 乙太坊 交易所 以太坊 俄羅斯 元宇宙 加密貨幣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幣安 投稿 數據 智能合约 比特幣 比特幣生態 法規 牛市 空投 美國 財經 銘文 鏈遊 香港

社群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 2022 區塊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