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頭條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幣動幣咚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區塊鏈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時事話題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2025 年 11 月 26 日
民生頭條by 民生頭條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綜藝天王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事業,不僅震驚演藝圈,更引發社會大眾關注。血癌並非只出現在新聞或虐心電影情節中,而是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真實威脅。血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及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於成年人較為常見。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病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民眾錯過就醫時機。民眾如出現上述四大症狀應提高警覺,可至醫院進行血液及骨髓檢查確認是否罹病。

隨著醫療科技持續進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存活率隨之提升,健保近年陸續給付更多藥品,讓醫療團隊有更多武器幫助病人,同時減輕病人負擔。今(2025)年8月1日起,將BCL-2抑制劑與去甲基化藥物合併治療納入給付,為無法接受高強度化學治療之初診斷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去(2024)年部分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更可讓醫療團隊幫助患者藉此規劃個人化最佳治療方案。

針對復發率高或難治型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迄今有三款標靶藥物獲得健保給付,包括BCL-2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BCL-2抑制劑可幫助年長者或年輕但是有嚴重共病的病友,將平均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FLT-3抑制劑若搭配化療,可以幫助三成具FLT3基因變異的高風險病患,消滅更多的異常血球細胞並恢復正常血球細胞數量。其中大約有7成病友可以受惠BCL-2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醫師提醒,雖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族群,但臨床經驗是年輕、中壯年都可能會遇到。尤其是正在衝刺事業、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50歲以上男性,容易隱忍症狀導致病情快速惡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醫師指出,目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多款標靶藥物能延長患者存活率,也有相當的可能痊癒。呼籲患者即使確診也勿放棄,專業醫療團隊會依據個別患者規劃最適合的精準治療,以提升無復發存活期。

醫提醒:年輕、中壯年族群容易輕忽症狀或隱忍 出現四大症狀達2周以上別猶豫 盡速就醫檢查

  • 20歲陽光男大生,反覆發燒意外曝罹癌

馮盈勳醫師分享,一位20歲的男大學生,外表陽光健壯、平常也很少感冒,卻在某次暑假反覆發燒2周,並出現臉色蒼白。母親驚覺不對勁帶至醫院,才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由於主要進行造血的骨髓發生病變、染色體異常,不僅白血球不足導致免疫力低下,出現發燒的症狀,正常紅血球數量也減少,因而臉色蒼白、容易疲倦。

  • 30世代年輕OL,筋骨痠痛誤認關節炎,險錯失治療時機

蕭惠樺醫師進一步分享,曾收治一位35歲女性,因抽血檢查發現血液異常,輾轉至高醫就診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令這位女性病友感到非常驚訝。她前往高醫就診前一個月持續感到骨頭痠痛,至他科就診時先以關節痠痛治療,後續才轉來就醫。蕭惠樺醫師解釋,患者骨頭疼痛是因為癌細胞於骨髓內增生所致,卻容易被誤認為常見的腰痛、關節痛。

圖/蕭惠樺醫師進一步分享,曾收治一位35歲女性,因抽血檢查發現血液異常,輾轉至高醫就診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令這位女性病友感到非常驚訝。她前往高醫就診前一個月持續感到骨頭痠痛,至他科就診時先以關節痠痛治療,後續才轉來就醫。

  • 55歲中壯企業主管,忽略健檢貧血警訊,頭暈影響工作才揪出血癌

馮盈勳醫師說明,除了年輕族群要留意外,中壯年也要特別小心,尤其是正在衝刺事業、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50歲以上男性。曾有一名55歲男企業主管,例行健康檢查發現貧血,儘管日常工作有頭暈、容易疲倦的狀況,卻因為工作繁忙選擇隱忍。直到症狀持續兩個月,影響工作表現,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許多患者確診後,常感嘆不應忽略日常身體不適的症狀,如常見四大症狀,若2週至一個月內未改善,就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

圖/馮盈勳醫師說明,除了年輕族群要留意外,中壯年也要特別小心。曾有一名55歲男企業主管,例行健康檢查發現貧血,儘管日常工作有頭暈、容易疲倦的狀況,卻因為工作繁忙選擇隱忍。直到症狀持續兩個月,影響工作表現,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進入精準治療時代 高齡、難治型患者有望延長存活期 
醫界盼持續放寬給付條件 增加創新藥物可近性

隨醫療日新月異,「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簡稱NGS)能幫助醫療團隊在治療前及早針對突變基因,正確風險分類並為病友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健保已在去(2024)年5月起進行部分給付。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多種創新治療藥物,進入精準治療時代。除了年紀較輕、身體條件相對較佳的中壯齡病患有機會透過治療延長存活期;針對復發率高或難治型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目前也已有三款標靶藥物獲得健保給付,其中包括BCL-2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BCL-2抑制劑可幫助年長者以及年輕但是有嚴重共病的病友,將平均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

蕭惠樺醫師分享,去年收治一位70歲左右的婦人,因為莫名發燒來就診,後經檢查確診起初每周都需要輸血1~2次,評估年紀較大,自費使用BCL-2抑制劑搭配去甲基化藥物,現在病情已良好控制逾一年。為提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的治療成效與生存期,政府在今(2025)年8月1日起,將BCL-2抑制劑併用去甲基化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為無法接受高強度化學治療之初診斷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更大大降低病患經濟負擔。

在健保核准的創新治療中,FLT-3抑制劑若搭配化療,可以幫助三成具FLT3基因變異的高風險病人,消滅更多的異常血球細胞並恢復正常血球細胞數量。大約有7成患者可以受惠BCL-2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馮盈勳醫師說明,上述提到的20歲男大學生,考量年紀尚年輕,治療以根治、回歸正常生活為目標。確診後即進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發現有FLT3基因突變,因此以化療搭配FLT-3抑制劑進行治療,在癌細胞清除後進行骨髓移植,成功回歸既有學生生活。然而,仍有部分標靶與其他創新藥物給付條件嚴苛,患者即使透過基因檢測找到對應藥物,卻因不符健保給付條件必須自費;病人也因為健保給付的療程限制而無法持續使用,造成疾病控制後又面臨斷藥風險。

為達成政府降低三分之一癌症標準化死亡率的目標,醫界與病患期盼政府積極盤點,讓血癌治療接軌國際治療指引。部分創新藥品在國外已獲准使用,國內尚未上市,期盼政府積極鼓勵廠商引進,並加速許可證核准;同時在健保給付上儘速接軌國際指引,增加台灣血癌病友用藥可近性,不僅提升治癒機率,也能延長病友的無復發存活期。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猝不及防 盡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血癌線上+線下衛教工具 治療旅程不孤單 一起「癒」見希望

馮盈勳醫師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尚未有特定致癌因子,輻射線、核災則是較為明確會導致基因突變,增加血癌風險的危險因子。也因為症狀不典型,且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當持續出現莫名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臉色蒼白、骨頭關節疼痛超過數週,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進行抽血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蕭惠樺醫師也說明,除了常見四大症狀外,也有病人出現胃口不佳、體重下降;或是出現血尿、血便,誤以為是泌尿道發炎、胃腸發炎或惡性腫瘤等疾病。他進一步呼籲,只要有疑似症狀就盡快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器官衰竭。

當民眾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要恐懼或感到孤獨無助,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監事侯信安醫師召集全台北、中、南、東多家醫院血癌醫療專家,共計26人共同完成升級版《血癌全攻略》專書,徹底解析血癌,詳述八種主要血癌治療方法與照護,提供病友及家屬更完整的照護資源。此外,血液病學會也與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血癌攻略》LINE數位衛教工具( https://lin.ee/alNODq1),提供線上資訊、藥物查詢功能及「治療紀錄小幫手」,協助患者記錄治療歷程、血球變化,了解用藥途徑與副作用,減輕焦慮並提升治療信心。癌症希望基金會亦為病友們整理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懶人包」(https://reurl.cc/gRG0XL),以簡化圖表說明治療策略與常見副作用,協助剛確診的病友與照護者盡早掌握治療黃金期,共同「癒」見希望。


圖/如出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四大症狀「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有瘀青出血」、「骨骼疼痛」應提高警覺,可至醫院進行血液及骨髓檢查確認是否罹病。


圖/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侯信安醫師領軍,召集全台北、中、南、東多家醫院血癌醫療專家完成升級版《血癌全攻略》專書,解析八種主要血癌治療方法與照護。


圖/血液病學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血癌攻略》LINE數位衛教工具,提供線上資訊、藥物查詢功能及「治療紀錄小幫手」,協助患者記錄治療歷程、血球變化,了解用藥途徑與副作用,減輕焦慮並提升治療信心。

Continue Reading

最新文章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2025 年 11 月 26 日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2025 年 11 月 26 日
泛海商學院鎖定房仲族群推副業課程 吳宥忠:房地產從業者最具斜槓優勢

泛海商學院鎖定房仲族群推副業課程 吳宥忠:房地產從業者最具斜槓優勢

2025 年 11 月 26 日
人人都是提示工程師 旭榮集團透過EgentHub打造傳產 AI 實戰示範廠

人人都是提示工程師 旭榮集團透過EgentHub打造傳產 AI 實戰示範廠

2025 年 11 月 26 日
82份豪禮大放送「尋Way花路」11/26 15:00線上開獎 獎項總價值飆破50萬

82份豪禮大放送「尋Way花路」11/26 15:00線上開獎 獎項總價值飆破50萬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專家呼籲 台灣腎臟病防治必須從更前端開始 減少洗腎新發生

專家呼籲 台灣腎臟病防治必須從更前端開始 減少洗腎新發生

2025 年 11 月 25 日
Next Post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關於我們

『區塊鏈頭條』成立於比特14年,是一個領先各大媒體的媒體平台,注重於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 Cryptocurrency 的相關議題,致力於建構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入口,幫助人們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把看似複雜遙遠的web3.0,用最簡單理解的方式,帶領大家通往Metaverse的多重宇宙!爲維持「元宇宙」源源不斷的輸送新資訊,也邀請各大創作者一起投稿。

藉由全世界行業內的先驅,區塊鏈頭條分享實戰經驗及機構資源,旨在成為快速提供專業資訊且減緩知識落差的媒體平台。

熱門標籤

標籤

AI BNB BNB Chain BRC-20 BTC chaebol DAO DEFI DePIN ETF ETH FTX GameFi Layer1 Layer2 meme NFT ORDI Ordinals POW ProEx Solana WEB3 乙太坊 交易所 以太坊 俄羅斯 元宇宙 加密貨幣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幣安 投稿 數據 智能合约 比特幣 比特幣生態 法規 牛市 空投 美國 財經 銘文 鏈遊 香港

社群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 2022 區塊鏈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