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頭條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幣動幣咚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區塊鏈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區塊鏈

去中心化科學生態: 建立更好的科學研究經濟

2023 年 3 月 13 日
leadingblockby leadingblock
去中心化科學生態: 建立更好的科學研究經濟

科學知識是支撐技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公共產品。然而,當前的科學體系充斥著低下的效率、尋租活動和阻礙創新的低透明度。

為此,去中心化科學(DeSci) 運動正在推出新的系統來維持、實施和傳播開放科學。僅去年一年就有近50 個DeSci 項目啟動,早期資本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點。輝瑞通過參與VitaDAO 的最新一輪融資來支持長壽研究,Balaji 是Scholar 和DBDAO 等的早期支持者。這些項目為建設者、投資者、研究人員和社區成員提供了參與發展經濟和進一步發展公共產品的機會。

為什麼選擇DeSci?打破科學生命週期

當前的科學研究經濟以犧牲透明度和創新為代價來激勵聲望獲取。研究人員必須與尋租霸主(研究機構)、錯位的審稿人和雙重把關人(發表商)博弈。

該系統受到不同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可大致分為三大類:

1.集中決策和資金

研究通常由政府撥款或企業驅動的小型決策者團體資助。兩者都顯示出對資助對象的內在偏見。這是一個負反饋循環,研究人員根據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被選中的假設來調整費力的資金申請,而犧牲了他們可能最熱衷的假設。結果,研究方差大大縮小。例如,數十億美元用於資助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的單一理論,而有前途的新想法卻繼續被拒絕資助。

2. 方法論和數據透明度差

糟糕的科學可能會長期存在,因為研究人員為保證就業和資金,就要「發表或滅亡」。此外,數據和方法缺乏透明度使得其他人很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驗證或建立現有結果。這導致了「複製危機」,據估計,超過50% 的研究論文無法復現,85% 的生物醫學研究支出浪費在設計不當和冗餘的研究上。

3. 不受激勵的審查和嚴格控制的發表

手稿必須通過一小組無償同行的審查才能考慮發表。這會導致重大的出版延遲、對競爭想法的偏見以及對細節的關注不足。無數涉及虛假報告、篡改和重複使用圖像以及影響因子分數操縱的醜聞導致撤回文章的數量在過去十年中增加了十倍。

然後,傳統的科學出版商繼續以數千美元的文章處理費和高額的讀者訂閱費來抨擊科學家。這個系統最令人不安的是,公眾必須為科學研究支付兩次費用:首先是通過資助研究的稅收,然後是通過向出版商訂閱以獲得結果。歸根結底,出版商的利潤率在20% 到50% 之間。

呼籲開放科學

針對這些問題,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開放科學運動應運而生。它是對開放和公平數據、手稿和協作的承諾。像開放科學基金會這樣的先驅者向發表具有開放數據和方法的手稿的研究人員頒發徽章。該運動使用Web2 協調工具,主要依靠志願者和捐款。雖然許多開放科學組織今天仍然存在,但許多組織一直在努力維持運營或為最終用戶(研究人員和讀者)保持低成本:

  • Sci-Hub:一個開放訪問網站,其創始人發表來自各種期刊的研究。該平台被認為是非法的,並且經常面臨被關閉的威脅;
  • Experiment:獨立研究人員的項目眾籌網站。該平台依靠每個項目的一名工作人員來審查提交的內容,並收取8% 的平台費用和約3% 的付款處理費用;
  • PLOS:一個開放權限的出版商,不可避免地會將人員配備和網站維護的成本轉嫁給申請人。在PLOS 上發表的費用與傳統期刊相似。

此外,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開放權限的期刊以驚人的速度接受虛假論文,因此該領域在可驗證性方面存在困難。開放科學無疑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在二十多年後,許多建設者已經意識到,需要額外的協調、激勵和驗證工具來引入下一波開放研究。

DeSci 的興起

 DeSci 生態系統有各種各樣的項目,可以解決研究經濟的部分或全部問題。

代幣激勵的研究生態系統,如Brian Armstrong 的研究中心,處理科學生命週期的多個緩解。其他DeSci 項目正在構建一個核心重點領域,並可以模塊化地與堆棧中的其他項目集成。

無論是模塊化的還是單一的,每個DeSci 項目都試圖通過以下方式為科學進步做出貢獻:使資金民主化、提高方法和數據透明度、激勵審查以及促進對科學知識的開放獲取權限。

資金

DeSci 主要通過DAO 促進基於社區的決策來資助研究。許多DAO 都有特定的重點領域,例如VitaDAO 資助長壽研究,FrontierDAO 專注太空探索。其他的,如LoveDAO 和VibeBio,計劃資助其社區確定的一系列醫療解決方案。將資助決策交到社區手中可以促進量身定制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的開發,而這些解決方案在傳統的、以利潤為導向的環境中往往被忽視。

協調機制和價值累積

資助DAO 通常圍繞治理代幣或NFT 進行,以引建立金庫並對研究計劃進行投票。他們還可以從外部獲得資金和捐贈,例如Gitcoin,它在2022 年7 月至2022 年9 月舉行了最新一輪DeSci 融資。

為了維持運營,DAO 可以將他們資助的研究產生的知識產權(IP) 貨幣化。

IP-NFT 由Molecule 於2021 年8 月率先提出,可合法保護研究產生的IP。它們是傳統專利的獨特替代品,傳統專利用於囤積和限制數據並限制科學發現的速度。IP-NFT 允許DAO 通過多種方式將其工作貨幣化:

  • 許可IP 供其他實體商業化
  • 與合作夥伴分割所有權
  • 在開放市場上交易數據並維持創作者版稅
  • 持有作為抵押借款

IP-NFTs 還允許新的研究協調機制,例如對經過驗證的參與者進行訪問控制以貢獻研究和獲得補償。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資助DAO 的界限可能會變得模糊,它們的社區可能會全面發展以應對研究經濟的其他部分。

透明的研究方法和數據集

DeSci 可以闡明研究的結構和進行方式。在這一點上,許多資助DAO 利用合同研究組織(CRO) 等外部實體來完成研究查詢,儘管有許多新興的以DeSci 為重點的研究組織。例如,LabDAO 的成員可以啟動和加入研究項目並共享服務和工具,而In Real Lab (IRL) 是一個專注於DeSci 的分子生物學合作空間。

協調機制和價值累積

IP-NFT 是貢獻者如何發現和參與由DAO 資助的研究項目的一個例子。Molecule 市場將項目與潛在投資者進行匹配,結果可以作為IP-NFT 元數據添加。

OpSci 正在採取不同的方法,將獨立研究人員或團體的身份、證書和項目標記為Impact Certificate NFTs。

Impact Certificates 將與其他協議配對,例如用於去中心化身份和憑證驗證的Holonym,以及用於跟踪研究方法和進展的Hypercerts 等原語。Hypercerts 是代表研究方法、數據集和成就的ERC-1155 代幣。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透明地顯示他們一段時間內的工作細節來在開放平台上吸引資金。透明數據集的所有權在公開分類賬上得到驗證,因此受到保護。

激勵同行評審和開放出版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和項目組及其數據集、方法和結果如何被標記化可能已經很明顯了。手稿也是如此。在DeSci 中,用戶必須付費才能上傳或訪問科學報告的當前期刊出版系統被無需許可的數據層和市場平台費用所取代。費用被提取給那些希望購買或出售研究所有權的人;因此,研究人員可以自由展示他們的手稿,就像在OpenSea 等市場上自由查看NFT 一樣。審查過程也更加靈活,因為研究人員可以利用獨立的同行審查協議。

協調機制和價值累積

像Ants-Review 這樣的項目在以太坊上提出了一個激勵性的同行評審協議,社區成員讓專業的付費評審委員會負責。研究人員支付協議以對研究進行審查,但只有在社區通過投票確定已滿足徹底審查的要求時,付款才會發放給審閱者。

在發布方面,DeSci Labs 的DeSci Nodes 應用程序允許研究人員在開放狀態、分散的存儲庫上創建和發布支持FAIR 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包括手稿、代碼、數據集、視頻等,並且為了再現性和可複制性而相互連接。

研究的所有組成部分都是可引用的,並通過鏈接的持久標識符和分散的解析器系統將信用累積到一個點。開發人員可以在此開放數據層之上構建應用程序,以實現自定義協調和價值累積機制。這些應用程序可以模塊化地與DeSci 堆棧的其他部分集成;例如使用來自Ants-Review 的同行評審結果和OpSci Impact Certificates 來驗證身份和工作歷史。

數據、工具和基礎設施

DeSci 依賴於數據,而且是大量的數據。Data Lake、CureDAO 和Fleming Protocol 等協議允許個人將其個人健康數據和醫療記錄貨幣化以供研究人員購買。使用DB DAO,DAO 可以通過將數據庫中的每一行標記為NFT 來管理他們收集的數據集,貢獻者在訪問他們的數據時會收到查詢費用。

在研究生命週期的更下方,DeSci NFT(IP-NFT、影響證書、Hypercerts、研究對像等)存儲在去中心化解決方案中,包括IPFS 和Arweave。像Bacalhau 這樣的項目允許用戶直接在存儲數據集的地方執行計算作業(Compute Over Data)。每個作業在IPFS 上輸出一個唯一的內容標識符(CID),它在數據集之間創建可證明的鏈接,支持可重複性。Bacalhau 還有助於簡化研究人員的工作流程,因為在本地下載大型數據集通常是不切實際的。

最後,DAO 工具服務,如bio.xyz 提供的服務,一個從Molecule 衍生出來的launchpad,幫助DeSci DAO 站穩腳跟。launchpad 為各種生物技術資助的DAO 提供了初始支持和贈款資金,包括VitaDAO、PsyDAO、HairDAO 和ValleyDAO 等。

挑戰與風險

DeSci 是一個新興的生態系統,尚未經過實戰考驗。大多數DeSci 項目(78%) 是在過去一年半開始的,從2021 年第四季度上一輪牛市的高峰期開始。項目啟動的激增恰逢2021 年10 月在LisCon 期間的以太坊會議上舉行的第一個DeSci 賽道。

大多數協議尚未在主網上完全啟動。有各種新興的DeSci 生態系統設計,哪些項目將成功獲取價值和維持運營還有待觀察。未來的挑戰包括:

  • 知識產權:進行研究並不一定能保證產生有用的結果。IP-NFT 社區可能無法將IP 貨幣化,從而影響他們的底線。此外,如果與研究機構合作,談判知識產權可能需要通過資助DAO 進行大量努力,因為傳統機構習慣於接收其組織的研究人員生產的大部分IP。
  • 可驗證性:去中心化的身份和數據驗證協議還處於起步階段。在他們成熟之前,存在風險,研究人員會歪曲他們的資格以吸引資金並可能促進非法結果。
  • 可重複性:開放和可驗證的方法和數據集可能會帶來更好的可重複性,但複製研究尚未得到激勵。Scholar 和DeSci Labs 等項目正處於構建激勵複製研究協議的早期階段。
  • 法規遵從性:在IPFS 或Arweave 等去中心化網絡上存儲數據可能不被視為符合GDPR 或HIPAA。項目將需要與監管機構合作,以建立圍繞DeSci 實踐的合法性。

解決這些挑戰對於為DeSci 經濟帶來合法性並進一步吸引資金、應用程序開發和研究參與非常重要。

總結

DeSci 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大多數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然而,對於個人而言,還有許多未開發的機會可以從對公共產品的貢獻中獲益。社區可以資助對他們最重要的研究,科學家可以更輕鬆地通過他們的工作流程獲利,並且整個系統可以通過默認採用開放和可驗證的數據實踐變得更加強大。透明的數據集和方法提高了可重複性。反過來,科學發現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和富有成果,從而使DeSci 經濟的所有參與者受益。

圖片與文章來自:(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27897)

最新文章

統振首季0.99元 4月業績續增

統振首季0.99元 4月業績續增

2025 年 5 月 9 日
新光投信募集發行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 5/13上市

新光投信募集發行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 5/13上市

2025 年 5 月 9 日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亞泰金屬首季EPS1.25元 深化多區業務接單動能

2025 年 5 月 9 日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2025 年 5 月 9 日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 年 5 月 9 日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2025 年 5 月 9 日
Next Post
最值得期待的30個加密協議

最值得期待的30個加密協議

矽谷銀行倒閉掀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危機 Fed今召開緊急會議

矽谷銀行倒閉掀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危機 Fed今召開緊急會議

關於我們

『區塊鏈頭條』成立於比特14年,是一個領先各大媒體的媒體平台,注重於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 Cryptocurrency 的相關議題,致力於建構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入口,幫助人們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消息,把看似複雜遙遠的web3.0,用最簡單理解的方式,帶領大家通往Metaverse的多重宇宙!爲維持「元宇宙」源源不斷的輸送新資訊,也邀請各大創作者一起投稿。

藉由全世界行業內的先驅,區塊鏈頭條分享實戰經驗及機構資源,旨在成為快速提供專業資訊且減緩知識落差的媒體平台。

熱門標籤

標籤

AI BNB BNB Chain BRC-20 BTC chaebol DAO DEFI DePIN ETF ETH FTX GameFi Layer1 Layer2 meme NFT ORDI Ordinals POW ProEx Solana WEB3 乙太坊 交易所 以太坊 俄羅斯 元宇宙 加密貨幣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幣安 投稿 數據 智能合约 比特幣 比特幣生態 法規 牛市 空投 美國 財經 銘文 鏈遊 香港

社群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法規
  • 財經
  • 區塊鏈
  • 數位藝術
  • 投稿專區
  • 時事話題
  • 加密貨幣落地應用
    • 新手必讀
    • 獨立觀點
    • 數據報告

© 2022 區塊鏈頭條